万州守潘拉登鲁池观荷花荔枝

密林和雨翦离支,曲径留阴切藕丝。
自入渝涪山色恶,眼明见此鲁家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万州(今重庆万州区)游玩时看到的荷花荔枝美景,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风光的治愈力量。

前两句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环境:雨中的荔枝林显得格外茂密("密林和雨翫离支"),弯曲的小路被树荫覆盖,藕丝般的雨丝轻轻飘落("曲径留阴切藕丝")。这里"离支"是荔枝的古称,"藕丝"既形容细雨又暗指池塘里的荷花。

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诗人先说渝州(重庆)、涪州(今涪陵)一带的山色让人感觉压抑("山色恶"),但突然在鲁家池看到满池荷花时眼前一亮("眼明见此")。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突出了荷花美景带给诗人的惊喜和愉悦。

全诗妙在将荔枝林和荷花池两个意象自然融合,通过雨中清幽的景致,表达了诗人从郁闷到豁然开朗的心情变化。最有趣的是"藕丝"一词双关,既写实景又暗藏荷花的伏笔,为后文赞美荷花埋下巧妙的线索。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