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臣对皇帝恩情的深情告白,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前两句写自己长期远离朝廷("十载江湖"),心里藏着许多重要想法却无人倾诉。就像一个人在外漂泊多年,心里憋着很多话找不到人说。
中间四句是核心:诗人回忆自己当年写的谏书还留在宫中("青蒲谏草"),而皇帝的嘉奖文书("锦轴褒章")送到了自己简陋的家门。这里用"蓬阁"(藏书处)和"荜门"(柴门)的对比,突出了君臣之间的情谊。后两句更直接说皇帝的一喜一怒都关系国家大事,而自己始终蒙受特殊恩宠。
最后两句用典故表达祝福:前句用"华封三祝"的典故(传说尧帝出游,华封人祝他多福多寿),后句"刍荛"(割草打柴的人,指普通百姓)表示自己虽然卑微,也要报答皇恩。
全诗语言质朴但情感真挚,通过几个生活化的对比(江湖与朝廷、谏书与褒奖、柴门与宫阙),展现了一个老臣对君王的忠诚与感恩。就像一位退休老干部回忆工作生涯,既自豪于自己的贡献,又感激领导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