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行赠马衢州(时马在建岙别业)

山上风花山下飞,花飞欲尽山翁归。
归来亦自忘行迹,但觉满地红依依。
馀花更惜随春(明刻本作溪)去,溪上游人山下路。
恋家渔父断来踪,难老刘郎记前度。
花开花落春风前,我昔与翁同少年。
祇今鹤去但华表,何处鸟啼悲杜鹃。
游人自游春自暮,从翁问花花不语。
且当向花日日醉,醉倒花前学花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飞花、人生易老的感伤画面,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飞花与归人
开篇用"山上风花山下飞"的动态画面,把读者带入落英缤纷的春天。山翁(指马衢州)踏着满地花瓣归来,却发现时间带走了青春,就像枝头剩余的花朵终将随溪水飘远。这里用渔父(隐士)和刘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典故,暗示人生踪迹难寻、往事不可追。

2. 少年与白头
"我昔与翁同少年"突然插入回忆,像电影闪回镜头。当年一起赏花的少年,如今只剩鹤去楼空(用"鹤去华表"典故暗示友人离散),杜鹃啼血声更添悲凉。这种今昔对比让人真切感受到时光无情。

3. 醉花与释然
最后四句最妙:游人自顾自游玩,春天依然流逝,问花花也不答。诗人索性选择"日日醉倒花前",学着花瓣随风起舞。这种看似颓废的举动,其实是与时间和解——既然留不住春天,不如尽情享受当下。

全诗就像用花瓣拼成的人生寓言:
- 风中的花象征易逝的青春
- 沉默的花代表无情的时光
- 醉舞的人则是我们面对命运的姿态

诗人没有说教,只是让我们看见:当花瓣落在肩头时,有人叹息,有人起舞。这种对生命流逝既伤感又豁达的态度,正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