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滩
息滩复息滩,逆上如登天。
舟行势龃龉,百丈不可牵。
人持白木篙,左右柱两肩。
倒缘凌风樯,俯贴冲波船。
分寸累丈尺,始能就其颠。
回头望来者,相去一丈悬。
我生匪利涉,坦易性所便。
因之戒行险,庶资远游篇。
舟行势龃龉,百丈不可牵。
人持白木篙,左右柱两肩。
倒缘凌风樯,俯贴冲波船。
分寸累丈尺,始能就其颠。
回头望来者,相去一丈悬。
我生匪利涉,坦易性所便。
因之戒行险,庶资远游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息滩》用生动的画面和直白的语言,描绘了逆水行舟的艰难过程,同时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全诗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逆水行舟的艰辛
开头重复"息滩"二字,像喘着粗气在说"这险滩啊,又是险滩",立刻让人感受到行船的困难。诗人把逆流而上比作"登天",用夸张的手法突出阻力之大。
接着用特写镜头展示具体困境:船身歪斜难行("龃龉"),百丈距离都难以拉动;船工们手持白木篙,左右肩膀抵着篙子拼命撑船;有人甚至要倒挂在桅杆上调整船帆,还有人紧贴船身对抗浪涛。这些细节就像动作电影里的惊险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精彩的是"分寸累丈尺"这句——一寸一寸地挪动,积少成多才能到达高处。当终于爬上滩头回头看时,后面的人还悬在一丈开外,这个对比既写实又充满戏剧性。
第二部分(后四句)——人生感悟
诗人突然话锋一转:"我天生不擅长冒险,平坦的路才适合我的性子。"这看似在说行船,实则隐喻人生。他通过这次经历悟出道理:明知自己不适合冒险,就该主动避开危险,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庶资远游篇")。
诗歌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像看纪录片一样展现劳动场景,船工们的动作、神态栩栩如生。
2. 哲理自然流露:不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从惊险的行船过程中自己体会——人生如逆水行舟,但要懂得量力而行。
3. 语言接地气:用"左右柱两肩""俯贴冲波船"这种大白话写动作,连用"分寸""丈尺"等日常度量单位,让艰险变得具体可感。
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说"简直比登天还难",诗人用更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这种感受,最后落点到"认清自己,别硬扛"的智慧,至今仍能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