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离别场景,语言简洁却意境悠远。
前两句"不复云軿去自留"中,"云軿"指的是神仙乘坐的云车。诗人说神仙不再乘云车离去,而是选择留下,这个转折暗示着某种不舍或留恋。后两句"却凭飞鹊集中流"突然转入另一个画面:神仙不坐云车,反而借助喜鹊群飞渡河流。这里"中流"指河流中央,给人一种动态的画面感。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将神话元素与自然景物巧妙融合,通过"云车换鹊桥"的意象转换,既写出了离别的惆怅,又赋予了这个过程以浪漫色彩。特别是"飞鹊"这个意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使短短两句诗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用这种含蓄的方式,可能是在表达对某人离去的不舍,或是暗喻人生中不得不面对的别离时刻。
方士繇
(1148—1199)宋兴化军莆田人,徙居崇安,字伯谟,一字伯休,号远庵。方丰之子。从朱熹游。以讲学授徒为业,尤精于《易》。有《远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