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石隐园

司徒园中何不有,问园何以石隐名。
曾佐圣明执大象,故邀玄象作主盟。
朴茂古风振颓俗,灵心妙手抉玄精。
关西鹰隼门庭列,江左魁元月旦评。
馈饷航樯云俱进,捐输心事月同明。
豸冠迭握两都宪,凤诰频颁三代荣。
茂叔池开香逾远,晋公堂辟韵弥清。
神交麋至为明侣,道契行联作弟兄。
爱石欲将石俱隐,岂同曲士守硁硁。
擎天砥柱暂休沐,终日闭关介石贞。
共道东山谢安石,他时廊庙作璜琮。
阿谁为君记石隐,琅琅掷地有金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石隐园"的私家园林,通过园中景物展现了主人的品格与成就。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江左魁元月旦评")介绍园林主人司徒的显赫身份。他不仅是朝廷重臣("佐圣明执大象"),更是德才兼备的文人雅士("朴茂古风振颓俗")。诗中用"关西鹰隼"比喻他麾下人才济济,"江左魁元"显示他在文坛的崇高地位。

第二部分("馈饷航樯云俱进"至"道契行联作弟兄")具体描写园林特色。园中既有象征清廉的明月("捐输心事月同明"),也有传承文脉的荷花池("茂叔池"),更有文人雅聚的厅堂("晋公堂")。这里成为志同道合者("神交麋至")交流的理想场所。

第三部分("爱石欲将石俱隐"至结尾)点明"石隐"的深层含义。主人爱石并非单纯玩赏,而是借石喻志——像巨石般沉稳坚贞("介石贞"),又像谢安般胸怀天下("他时廊庙作璜琮")。最后以"琅琅掷地有金声"的比喻,赞美这篇园记必将流传千古。

全诗巧妙地将园林景观、主人品格和社会贡献融为一体,用石头象征坚贞与抱负,展现了古代士大夫"隐于园"而不忘天下的精神境界。语言上多用"明月""巨石"等鲜明意象,使深刻的哲理变得生动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