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

曾问征夫路,名山两日程。
能销几两屐,况值一川晴。
诗欲谋于夜,云多不近城。
暮年尘事有,逐处得心清。

现代解析

这首诗《郊行》描绘了一位老人漫步郊外的闲适心境,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哲理。

前两句写老人向路人打听路程,得知去名山要走两天。这里没有抱怨路途遥远,反而透出一种随遇而安的从容。"能销几两屐"用鞋子磨损的程度来暗示人生短暂,就像一双鞋穿不了多久就会磨坏,何况今天还遇上晴朗的好天气,更该珍惜当下。

中间四句是诗眼:老人想趁着夜色构思诗句,看云飘在远离城市的地方。这其实是借景说人——老人自己就像那片云,不愿困在俗世纷扰中。暮年本有许多琐事缠身,但他走到哪里都能保持内心清净。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不纠结路途远近,不计较鞋子能穿多久,不被城市喧嚣所扰。老人用最朴素的行走告诉我们:人生到最后,能带着一颗澄明的心看风景,就是最好的时光。诗中"一川晴"既是天气,也是心境;"云不近城"是写景,更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