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元宵步月(壬午)

宵余寒节东风紧。
零落灯花垂烬。
何处酣歌声隐隐。
几番樵角,踏歌人去,月冷街坊静。
春归渐到梅花信。
二十四番风始竞。
一春烟火,一春箫鼓,总是催花阵。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后的冷清场景,以及春天悄然来临的微妙变化。

上片写元宵节后的夜晚:节日的热闹已经消散,寒风吹得紧,灯笼里的烛火快要燃尽。远处隐约传来欢歌的声音,但街角打更人的梆子声和踏歌人群的离去,让月光下的街道显得格外冷清。这里通过"灯花垂烬"、"月冷街坊静"等意象,生动表现了繁华过后的寂寥。

下片转入对春天的描写:梅花开放传递着春的消息,二十四番花信风开始轮转。整个春天的烟火和音乐,其实都是在催促花朵快快开放。这里"一春烟火,一春箫鼓"的重复句式,强调了春天热闹场景对花朵的催促作用。

全词最妙处在于对比:上片写节后冷清,下片写春意萌动;上片是人去楼空的寂寥,下片是万物复苏的生机。词人通过这种对比,既写出了时光流转的自然规律,也暗含了人生繁华易逝、但希望永存的哲理。最后"催花阵"的比喻尤其新颖,把春天的热闹景象比作催促花朵开放的阵法,既形象又有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