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帅赴平凉

剑外开三蜀,回中宿万兵。
召还宜北觐,赐钺又西征。
体貌均先后,权纲一重轻。
渊衷尤慎简,舆意尚难平。
伊昔藩条振,于今治体成。
有为终简易,无迹但恢闳。
笔下销顽弊,樽前得隐情。
快如长剑立,通若巨河倾。
阔刃从虚落,醇源及物情。
山川增气象,草木遂勾萌。
暖褐三冬足,丰畴百室盈。
咏歌今父母,畏服古神明。
方幸华轮柅,俄闻瑞节迎。
渴心犹借寇,翘望欲还琼。
况复盘关路,常瞻部使旌。
十连依玉帐,一道固金城。
后诏光前出,新棠似旧荣。
于宣推德业,所至尽功名。
塞马宁非福,溟鹏岂问程。
惟期未温席,归去纂家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送别一位姓蔡的将领赴任平凉而作。全诗通过描绘将领的才能与功绩,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惜别之情。

诗歌开篇先写蔡将军的军事才能,说他曾在剑门关外统领三蜀军队,在回中地区驻扎万兵,展现了他丰富的带兵经验。接着写他先被召回朝廷,现在又被皇帝赐予兵权西征,说明他深受朝廷信任。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蔡将军的为政风格:他处理公务简洁高效,为人宽厚仁德,既能严厉惩治顽疾弊端,又能在酒席间体察民情。他的治理让山川增色、草木繁茂,百姓丰衣足食,像对待父母一样爱戴他,像敬畏神明一样服从他。

然后转入送别主题:人们正庆幸能留住这位好官,却突然听说他要调任。百姓像东汉人借寇恂那样舍不得他走,盼望他能回来。更何况他这次要去镇守边关要道,肩负着巩固边防的重任。

最后以祝福作结:相信蔡将军这次赴任会和以前一样建立功勋。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明这次调任未必是坏事,用大鹏展翅的意象形容他的远大前程。只希望他不要在外太久,能早日功成身退,光耀门楣。

全诗语言流畅,比喻生动,通过对将军政绩的具体描写和百姓反应的侧面烘托,塑造了一位文武双全、深受爱戴的将领形象,表达了真挚的惜别之情和美好祝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