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被荷兰殖民时期的历史场景,语言生动形象,充满讽刺意味。
前两句写荷兰人(红毛)占据台湾后,用武力镇压当地百姓("镇王城"),百姓们用方言("蛮语")表达对殖民者的怨恨。"埋冤旧日名"暗示这段屈辱历史至今让人难以释怀。
中间四句用两个有趣的误会展开:把"打猫"(可能是地名)误认成打老虎,把鳄鱼当成鲸鱼。这些误会既展现了殖民者对当地环境的陌生,也暗讽他们像惊弓之鸟般疑神疑鬼。"战垒经烧劫"直白地描写了战争破坏,"仙槎可步瀛"则用神话典故暗示殖民者妄想长久霸占此地。
最后两句最精彩。借用"牛皮借地"的传说(荷兰人用牛皮圈地的诡计),质问殖民者如今何在?只有老渔夫在安平古渡口指点江山,暗示殖民者早已灰飞烟灭,唯有这片土地和人民永远留存。全诗通过生动细节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外来侵略者的嘲讽和对本土文化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