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岳福严寺

生计居然成脱略,投老南来看衡岳。
禹溪久留困霖雨,低摧闷若剪翎鹤。
朝来南寻度坡垄,针水秧齐鸟声乐。
风光融融一都会,鬼祠雄深抱山脚。
梯空延缘止巉绝,瘦策扶衰意超豁。
拂云苍杉杂锦石,紫藤绿蔓相连络。
石桥下视隔人世,但觉岚光翠如泼。
亭泓无波自绀碧,涧草有香空错莫。
忽惊梵宇堕林梢,宝势飞翔照深壑。
攲斜万础盘苍崖,十步一楼五步阁。
冰柱琼窗不知数,旒苏一一垂帘箔。
犀颅道人相笑迎,冰雪形容无住著。
午梵清圆林叶动,天花细雨无时落。
凭高且复息疲颈(武林本作胫),心清别殿鸣风铎。
云开千里上眉睫,吴楚江山见浓薄。
𡺸阇如有女正色,春不洗妆秋拂掠。
紫盖颀然似矜妒,半出晴烟翠棱抹。
永怀堂堂武津老,天骨开张耳重郭。
三生来游等儿戏,灵山一会俨如昨。
他年遗迹旧岩下,拴索犹存众惊愕。
解云此山增智力,鹏飞天风转羊角。
江西驹儿快腾踏,青原麒麟亦超卓。
折足铛中过一生,野蔬数根陈五合。
故庵遗塔尚依然,行诵神交付冥漠。
影不出山岂难事,准拟茅斋就林缚。
退之南迁曾过此,好语誇词杂嘲噱。
自谓忠诚动岳灵,望碑字字犹精确。
但馀佳处不可状,浪秃霜毫秋色阔。
东坡唾笑成文章,山川胜处多奇作。
暮年亦为儋耳游,不一过山山愧怍。
为君试将说禅口,掉头长吟拥山衲。
心胸便欲捏荒怪,落纸雷搥散风雹。
要将杰句酬佳景,未怕山容作颦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南岳福严寺的所见所感,充满奇幻色彩和禅意。全诗可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进山前的困顿与期待
开头写诗人放下生计烦恼,专程来南岳衡山游玩。但连日阴雨让他像被剪了羽毛的鹤一样萎靡,直到天气放晴才振作起来。这里用"剪翎鹤"比喻郁闷,很形象。

2. 登山路上的奇幻美景
诗人用大量生动比喻描写山景:
- 云雾像泼洒的翠绿色颜料
- 平静的潭水自带深蓝色
- 山涧野草散发着看不见的幽香
- 突然出现的寺庙像从树梢坠落般震撼
这些描写让普通山水有了神话般的质感。

3. 寺庙建筑的壮观奇特
用夸张的数字写寺庙结构:"十步一楼五步阁",像冰雕玉砌的宫殿。遇到的僧人也是"冰雪形容",充满仙风道骨。午间的诵经声伴着天花细雨,营造出空灵意境。

4. 登高望远的哲学感悟
站在高处,诗人看到云开雾散,吴楚大地尽收眼底。他把群山比作"不化妆的美女",而最高的紫盖峰像在"吃醋",这些拟人描写让山有了性格。

5. 历史名人的精神共鸣
诗人联想到曾到访的韩愈(退之)、苏轼(东坡),认为真正懂山的人不会用夸张辞藻,而应该像苏轼那样,把山水写成奇文。最后他自嘲写不出完全匹配山色的诗句,但依然要尝试。

全诗亮点
- 比喻新奇:把云雾比作"泼翠",山峰比作"吃醋的美人"
- 动静结合:静态的山景中穿插飞鸟、诵经、落花等动态元素
- 禅意浓厚:通过冰雪僧人、天花细雨等意象传递超脱感
- 幽默自嘲:结尾说自己写不好诗,山可能会"皱眉",显得很接地气

诗人用魔幻的笔法把普通登山写成了一场精神冒险,既有视觉奇观,又有心灵感悟,最后回归到"自然比文字更伟大"的谦逊态度,读来既震撼又亲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