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寄高混朴

去年见月转添愁,满地于戈未肯休。
动有万人涂草莽,岂论斗米换衾裯。
今宵相对还青眼,后夜相逢又白头。
尤恨故人难会合,若为把酒独登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中秋之夜,诗人对战争苦难的痛心和对故人离散的无奈。

前四句是沉重的现实画面:去年中秋看到月亮更添忧愁,因为满地战火始终不停。动不动就有上万人死在荒野,百姓穷得连一床被子都要用口粮去换。这里用"斗米换衾裯"的细节,生动展现了战乱中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惨状。

后四句转向个人情感:今晚还能对着月亮睁着未老的眼睛看,下次再见时恐怕已白发苍苍。最恨的是老朋友难以团聚,只能独自登楼喝酒。最后两句特别打动人,"若为"二字透着深深的无力感,就像现代人说"我能怎么办呢"那种叹息。

全诗用中秋月圆反衬人间离散,通过"青眼"变"白头"的时间跨度,把战乱带来的长久伤害写得入木三分。没有直接喊口号,但字里行间都是对和平的渴望,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把家国情怀和个人感伤融合的写法,让诗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人情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