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十八首) 其十一 三顾草庐图

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
鼎足未安星又陨,阵图留与浪涛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这段历史传奇。

前两句"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说的是刘备放下身段,三次到茅草屋拜访诸葛亮(卧龙先生),最终感动了这位隐居的能人出山相助。这里"屈英雄"不是说诸葛亮受委屈,而是强调刘备身为一方领袖却愿意屈尊求贤。

后两句"鼎足未安星又陨,阵图留与浪涛舂"带着深深的遗憾:诸葛亮刚帮刘备建立蜀汉(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还没等局势稳定就去世了(星陨指诸葛亮逝世)。他留下的兵法阵图(指军事才能)只能随着江浪翻涌,暗示这些宝贵智慧再无人能完全继承。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刘备求贤的诚意,又有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悲壮,更暗含"天不遂人愿"的历史叹息。最后用浪涛拍打江岸的画面作结,让读者仿佛看到那些失传的智慧在历史长河中若隐若现,余味悠长。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