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辞送陈兄部运京口

芳菲菲兮月之桂,子之家兮傅芳世世。
月之桂兮古犹今,往则得兮子宁不嗣音。
冠鹖冠兮谢章甫,司征商兮河之浒。
更兼官兮部运,幸讫事兮事忤。
归来兮归来,倚门怅望高堂慈母。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月桂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陈兄赴京口任职的送别之情,同时暗含对他仕途不顺的安慰和对家庭亲情的呼唤。

开头用"芳菲菲的月桂"比喻陈兄家族世代传承的美好品德,就像月桂的芬芳一样历久弥新。"往则得兮子宁不嗣音"这句既祝愿友人此去能有所成就,又隐含担忧他可能音讯断绝。

中间部分描写陈兄的官职变化:从戴着鹖冠(武将装束)到卸下文官帽,从管理商税到负责漕运,但"事忤"二字点出他公务并不顺遂。这里用服饰和职务的变化,生动展现了古代官员的仕途起伏。

结尾最打动人心,连用两个"归来",像母亲呼唤游子。最后一句"倚门怅望高堂慈母"勾勒出白发母亲倚门盼儿归的画面,把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这种对家庭亲情的强调,超越了普通的送别诗,让读者感受到:无论仕途成败,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

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就像邻家大哥在月桂树下与你话别,既有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又有对现实困境的理解,最后落笔在人间最朴素的亲情上,读来令人动容。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