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母册为其子舍人

纶綍飞青琐,恩光下紫宸。
龙章双阙耀,象服九原新。
宝箓传金母,珠襦映玉人。
惟应寸草念,百结绕三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姓杨的母亲,她的儿子在朝廷担任"舍人"(类似秘书的官职)。诗人通过华美的宫廷意象,赞美这位母亲因儿子显贵而获得的荣耀。

前四句用宫廷元素铺陈荣耀场景:
- "纶綍"指皇帝诏书,"青琐"是宫门装饰,说皇帝的恩诏从宫门飞出
- "紫宸"是皇宫大殿,恩光普照下来
- "龙章"指皇家文书在宫门前闪耀
- "象服"是贵妇礼服,说母亲在九泉之下也因儿子显贵而光彩

中间两句用仙家意象升华:
- "宝箓"是道教仙籍,"金母"即西王母,暗喻母亲如仙女
- "珠襦玉人"形容母亲穿着珠玉衣裳,光彩照人

最后两句点明核心情感:
- 用"寸草"比喻儿子,说他对母亲的思念像春草般绵长
- "百结"指解不开的思念心结,永远缠绕在母亲身边

全诗通过宫廷与仙境的华丽比喻,展现了一个平凡母亲因儿子成才获得的尊荣,最后回归质朴的亲情表达,形成强烈反差。最动人的是结尾——无论获得多少荣耀,儿子对母亲的思念永远像春草般生生不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