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怀人 其五

采石矶头太白楼,峨眉博望卷帘秋。
先生暇日时登啸,为我题诗在上头(沈既堂太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怀友的生动画面,充满文人雅趣和深厚情谊。

前两句"采石矶头太白楼,峨眉博望卷帘秋"勾勒出壮阔的秋景:在长江边的采石矶上,太白楼巍然矗立;从楼上卷起帘子远眺,峨眉山与博望山尽收眼底,秋色无边。这里用李白(号太白)的典故,暗示诗人与友人都是风雅之士。

后两句"先生暇日时登啸,为我题诗在上头"转为温情叙述:诗人想象友人在闲暇时登楼长啸,并特意为他题诗留念。一个"啸"字既表现文人豪放不羁的性情,又暗含思念之情;而"为我题诗"的细节,更凸显两人以诗会友的知交情谊。

全诗通过"太白楼-秋景-登啸-题诗"四个画面,将名胜古迹、自然秋色与文人交往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开阔的胸襟,又流露细腻的思念,读来既有山水之壮美,又有人情之温暖。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跨越空间的默契——诗人相信友人登高时必定会想起自己,这种知己之情比秋景更令人动容。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