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蛮滩谒伏波庙

风波满眼滩声恶,世路因君倍感伤。
谤箧珠玑疑薏苡,云台名姓掩椒房。
据鞍人去乾坤老,标柱功垂日月长。
一曲南征还记否?戍楼横笛正吹霜。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乌蛮滩拜谒伏波庙时的感慨。伏波庙是为纪念东汉名将马援而建,马援曾南征交趾(今越南一带),立下赫赫战功。

开头两句写眼前的风波险恶和滩声汹涌,让作者联想到人生道路的艰难,因为想到马援的遭遇而更加伤感。这里用自然景象暗喻人生坎坷。

中间四句讲马援的故事:他曾从南方带回薏苡(一种药用植物),被人诬告是偷运珍珠;他虽然功勋卓著,但因为女儿是皇后(椒房指后妃),反而在云台(东汉表彰功臣的地方)上被隐去姓名。后两句说马援虽然已经去世,但他"马革裹尸"的豪情永存,他立下的功绩像标柱(记功的石柱)一样永远流传。

最后两句很巧妙:作者仿佛听到马援当年南征时的军歌,而此时戍边城楼上,有人正在寒霜中吹笛。这个结尾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美。

全诗通过马援的故事,表达了英雄虽会遭遇不公,但真正的功绩不会被历史遗忘的思想。作者用滩声、笛声等声音元素,营造出既雄壮又哀伤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对英雄的敬仰和对世道不公的叹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