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整六十三岁,三月良辰,十一日贺。瑞气祥云,香烟重锁。
此际高穹,选降星郎,又天花乱妥。冰玉形容,神仙标格,有谁知那。
谨告贤兄,今为见在,名利荣华,石中明火。猛出凡笼,顿悉除人我。
自在逍遥,全真真乐,把无常趖。□摘蟠桃,蓬莱旧路,同行则个。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63岁生日时写的贺寿之作,整体充满喜庆祥和的氛围,同时透露出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上片(前八句)用吉祥意象开篇:六十三岁寿辰选在三月十一这个好日子,祥云缭绕、香火氤氲,仿佛天上特意派下星宿神仙来祝贺。这里用"天花乱妥"形容贺寿场景如天女散花般绚丽,"冰玉神仙"的比喻既赞美寿星高洁,又暗含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下片(后八句)转向人生感悟:先劝告世人要明白荣华富贵如"石中明火"般虚幻短暂,接着提出要突破世俗牢笼、放下人际计较。最精彩的是"自在逍遥,全真真乐"八个字,直接点明道家追求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结尾的蟠桃、蓬莱都是道教长生象征,邀请同道中人一起追寻超脱自在的境界。
全词妙在将生日喜庆与修道感悟自然融合,既保持贺寿诗的欢快基调,又通过"石中明火""无常趖"等比喻提醒人生短暂。语言上多用"瑞气""蟠桃"等道教意象,通俗中见雅致,最后"同行则个"的口语化表达更显亲切,让深奥的修道思想变得可亲可感。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