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桃吟

分种玄都观,移根出武陵。
河阳花满县,曾历避狂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种桃树,其实暗藏深意,借桃花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压迫的反抗。

前两句"分种玄都观,移根出武陵"说的是把桃树从两个著名的地方移植过来。玄都观是唐代长安的道观,武陵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所在地。这里用移植桃树,暗示想把世外桃源的理想带入现实。

后两句"河阳花满县,曾历避狂秦"用了两个典故:潘岳在河阳县遍种桃花,以及桃花源人躲避秦朝暴政。这里把种桃和逃避暴政联系起来,表面写种桃的美景,实际暗指现实社会的压迫,以及人们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种桃这件小事,寄托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2. 通过历史典故,把种桃和反抗压迫联系起来
3. 语言清新自然,但内涵深刻,需要细品才能体会
4. 表达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既想保持高洁,又无力改变现实的复杂心态

就像现代人养花种草不只是为了观赏,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一样,古人种桃也承载着更深层的精神追求。

金朋说

金朋说,字希传,号碧岩,休宁(今属安徽)人。曾从朱熹学。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初为教官,后于知鄱阳时值庆元党禁,归隐于碧岩山,时人比之陶潜。有《碧岩诗集》二卷,明万历间裔孙金袍曾刊刻。事见本集卷首宋范宽、明金大绶序。金朋说诗,以清抄《碧岩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明显舛误酌作校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