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谢同年增自小东门买舟由小秦淮至虹桥酒市小饮游平山堂桃花庵云山阁诸胜薄莫始归得诗六章 其二

城浦多画楼,高箔齐女墙。
倒影波心窗,泛入青鸳鸯。
澄怀不习绮,但搜萝底香。
萝作空濛云,吹动初旭光。
回汊渔台平,八折虹垂梁。
碧港如天河,直引秋绳长。
望随燕飞没,燕杪孤帘飏。
移船且谋饮,一泛颇黎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乘船游览的闲适之旅,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诗意。

开篇写城市水边的景色:岸边有许多精美的楼阁,高挑的竹帘与矮墙相映成趣。楼阁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仿佛窗子浮在波心,水面上还有成对的鸳鸯游过。诗人并不追求华丽的装饰,而是更爱寻觅藤萝间的清香。藤萝枝叶茂密,像朦胧的云雾,晨光透过缝隙洒落,更添灵动。

接着写船行水上的画面:河道曲折,渔台平坦,虹桥如垂落的彩带横跨水面。碧绿的港道宛如天河,笔直地延伸向远方。视线随着飞燕远去,直到它们消失在天边,而远处孤零零的酒旗在风中轻轻飘动。最后,诗人决定停船小酌,举起晶莹的酒杯,享受这悠闲的时光。

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秀美,通过光影、倒影、飞鸟等细节,营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诗人的心境也如这景色一般恬淡,不求繁华,只爱自然与闲适,读来令人感到轻松愉悦。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