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诗人登高远望的所见所感,透露出深秋时节的寂寥和对家乡的思念。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深秋的重阳节,诗人在蜀江边登高。这里的"萧条"二字为全诗定下基调,让人感受到秋日的冷清。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观察和感受:
- 菊花(黄花)没有按时开放,酒也和平常一样普通。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暗示诗人心情低落,觉得节日缺乏应有的气氛。
- 望向远方,只见边塞地区弥漫着烟云;这景象让他更加思念家乡的风物。一远一近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乡愁。
最后两句是自我宽慰:诗人决定借酒消愁,用醉意来应景过节,同时提醒自己不要像古人那样空发感慨。这里的"酩酊"和"不浪吟"形成有趣对照,既想借酒抒怀,又告诫自己不要无病呻吟。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寻常的重阳节景象,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没有刻意渲染悲伤,而是在平淡的叙述中自然流露出孤独和乡愁,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打动人心。特别是对菊花和酒的描写,看似平常,却巧妙地反映了诗人落寞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