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自然的比喻,道出了人生最深刻的无奈与智慧。
前四句像两个电影镜头:先拍永不停歇的向东流水,一去不返;再拍每天重复东升西落的太阳,周而复始。这两个画面形成奇妙对比——同样是运动,流水象征时间的不可逆,太阳则代表生活的循环往复。
中间两句突然把镜头转向人类:"人生寄天地"像在说我们不过是暂住在地球上的旅客,"百年七十稀"用具体数字戳破长寿幻想,像现代人说"活到90岁的人百里挑一"一样直白。
最后两句展现现代人依然会共鸣的焦虑:整天忙忙碌碌盘算这个计较那个(思虑营营),在那些活得通透的人(达士)眼里可能显得很可笑。诗人没说该怎么活,但通过"恐被嘲笑"的暗示,已经给出了答案——与其患得患失,不如学学那循环的太阳,接纳生命的自然规律。
全诗妙在用"流水-太阳"这对天然比喻,把抽象的人生哲理说得像看天气预报一样明白。今天读来依然警醒:我们既改变不了时间流逝(流水),又跳不出生活循环(太阳),唯一能调整的,是自己的活法。
李涛
生卒年不详。长沙(今属湖南)人。温庭筠为太学博士主秋试时,涛与卫丹、张合等应试,所作诗赋皆得称赏,榜于都堂。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七。涛颇有诗名。其诗如“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等句皆脍炙人口。《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