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
轩坐意悄悄,感此岁年暮。
一气有肃杀,昊天纵霜露。
衰容摇万物,日月立复度。
赤骥初长成,自谓中君御。
扬鞭过都市,万马不敢步。
天寒草萧瑟,侧塞在中路。
良辰不再至,我发忽巳素。
不见古贤达,尽被名所误。
沉吟惜蟋蟀,延伫羡鸥鹭。
终然托远适,馀者岂足顾。
一气有肃杀,昊天纵霜露。
衰容摇万物,日月立复度。
赤骥初长成,自谓中君御。
扬鞭过都市,万马不敢步。
天寒草萧瑟,侧塞在中路。
良辰不再至,我发忽巳素。
不见古贤达,尽被名所误。
沉吟惜蟋蟀,延伫羡鸥鹭。
终然托远适,馀者岂足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年末独坐时的深沉感慨,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交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思考。
开头写诗人安静地坐在窗前,感受到一年将尽的寂寥。"一气有肃杀"等句用霜露摧残草木的景象,暗示岁月无情的力量。日月轮回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时间不可阻挡的流逝感。
中间部分出现"赤骥"(红马)的比喻很有意思:这匹自信能成为君王坐骑的骏马,在都市中昂首阔步,其他马匹都不敢与它同行。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年轻时怀才自负的状态。但紧接着笔锋一转,用"天寒草萧瑟"的萧条景象,暗示现实境遇的艰难。
后段抒发人生感慨:良辰美景一去不返,黑发突然变白。诗人感叹古代贤者都被虚名所误,流露出对追名逐利生活的反思。最后通过"蟋蟀"和"鸥鹭"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宁愿像鸥鹭般远走高飞,也不愿为世俗所累。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既有时光飞逝的紧迫感,又有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用马匹、草木、昆虫、飞鸟等生动意象,把抽象的时光感悟变得具体可感。特别是结尾处"远适"的抉择,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让读者在岁末寒冬中感受到一丝精神上的温暖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