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荣宝斋藏李晴江风竹图依其题诗原韵 其一

画师薄宦老蒿蓬,六法经营境愈工。
为报萧斋新解箨,朝朝听雨又听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不得志的画师晚年生活,通过竹画和风雨的意象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画师的处境:这位画师一生做着卑微的小官,如野草般漂泊到老。但正是这种清贫生活,反而让他的绘画技法("六法"指古代绘画六种基本技法)越来越精妙。这里用"蒿蓬"(野草)比喻画师的卑微,用"愈工"突出艺术与困苦生活的奇妙关系。

后两句转向画作本身:画师用这幅新画的竹子("解箨"指竹笋脱壳长成新竹)来回应自己的处境。画中的竹子天天经历风吹雨打,却依然挺立——这既是写竹子的自然生长状态,更是画师用竹子自喻:虽然生活清苦如"萧斋"(简陋的书房),但自己就像风雨中的竹子一样坚韧。

全诗最妙的是把画作、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三者融为一体。画师画竹,竹子经历风雨,画师本人也在生活中经历风雨。通过"听雨听风"这个日常细节,把艺术创作、自然现象和人生感悟完美结合,让读者看到了一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艺术追求和生活韧性的艺术家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