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友小沧浪作 其二

二年四序周,风雪月晨夕。
各有领要处,独未雨景得。
一角犹斜阳,千峰变水墨。
圆荷不受濡,此响乃真碧。
一洗明镜空,谁算秋影积。
千珠前梦悟,仍是明月滴。
渊乎文字禅,收之坐趺息。
归向石帆叩,相与观定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清幽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禅意思考。

前四句说两年来经历了四季轮回,看遍风雪晨昏各种景色,却唯独没好好欣赏过雨景。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新鲜体验的渴望。

接着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描写雨景:夕阳还挂在天边,群山已变成水墨画般的朦胧。雨滴打在荷叶上滚落不沾湿,反而让荷叶显得更青翠。这些描写充满动感,把平常雨景写得灵动有趣。

后面转入哲思:雨水洗净了如镜的湖面,让人数不清水中倒映的秋色。雨滴像珍珠般落下,让人恍然觉得是月光化作了雨点。这里把现实雨景与梦幻联想交织,营造出空灵的意境。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悟:这种自然之美中藏着深奥的禅意,值得静坐体会。回家后还要和友人探讨,在静观中修炼心性。全诗从具体景物上升到精神境界,把一场普通的雨写出了超脱尘俗的韵味。

最妙的是诗人用"水墨""明镜""珍珠"等意象,把雨景转化为艺术画面,又在雨滴声中听出禅机,让读者既看到美景,又感受到心灵的宁静。这种将自然、艺术与哲理融合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