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口

我行久入云,岂必爱泽薮。
高风吹我衣,乘云入箐口。
乍临深无底,黝竁漏清湫。
徬徨不可陷,箕踞一搔首。
日升射氤氲,循环窨如甊。
箐外势建瓴,箐口𥨌开牖。
木栈俯鹊巢,高风等培塿。
循壁下绳梯,狼狈携仆手。
侧身辞岊陬,盘辟转层坳。
人拟投渚鹤,马同窜穴𪕋。
得势忽轻逸,如坠拂垂柳。
飘摇到山陴,奇情得未有。
惆怅亦何为,此游将不朽。

现代解析

这首诗《箐口》生动记录了作者深入险峻山林的探险经历,充满画面感和冒险精神。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探险过程的戏剧性
诗中用"乘云入箐口""循壁下绳梯"等动作描写,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攀爬悬崖的惊险。特别是"狼狈携仆手"这个细节,让人仿佛看到主仆二人战战兢兢拉着绳梯下山的滑稽模样。当写到"人拟投渚鹤,马同窜穴𪕋"时,用飞鸟和地鼠比喻人在险境中的姿态,既形象又带着幽默感。

2. 自然奇观的震撼力
诗人用"黝竁漏清湫"形容深不见底的山涧,用"日升射氤氲"描绘晨光穿透云雾的景象。最精彩的是"箐外势建瓴"的比喻——把山势比作倾斜的瓦檐,而"箐口𥨌开牖"则形容山口像突然打开的窗户,这种突如其来的开阔感给人强烈视觉冲击。

3. 豁达的探险精神
虽然过程惊险,但诗人最后却说"惆怅亦何为,此游将不朽"。这种态度很像现代驴友"痛并快乐着"的体验——越是艰难的旅程,越能成为难忘的回忆。诗中"得势忽轻逸,如坠拂垂柳"的描写,更是道出克服恐惧后那种轻盈畅快的成就感。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只是写景,更记录了一个普通人突破自我、征服自然的真实心路历程。那些狼狈的细节(如搔首、战战兢兢)反而让这场冒险显得更真实可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