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题道院壁

岁宴犹为客,朱颜镜里残。
栖迟真欲老,寥落孰为欢。
小径松烟暝,空坛竹露寒。
越吟良自苦,何必戴南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岁末漂泊他乡的孤独与苦闷,字里行间透着深深的无奈和自嘲。

开头两句"岁宴犹为客,朱颜镜里残"就点明了处境:过年时节还在异乡作客,照镜子发现自己容颜已老。这里的"朱颜残"既是实写面容憔悴,也暗喻人生理想的消逝。

中间四句用景物烘托心境:松树小径笼罩暮色,空寂的祭坛上竹叶滴着寒露。这些冷清的意象都在说"我在这里蹉跎岁月,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特别是"真欲老"三个字,透露出认命的疲惫感。

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诗人说自己像战国时的越国人庄舄(在楚国做官却总哼越国小调)一样自找苦吃,何必还要戴着南方囚徒的帽子(南冠)装清高呢?这其实是反话——他明知保持气节会受苦,却依然选择坚守,这种倔强让整首诗的苦闷升华成了带着傲骨的孤独。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暮色中的道院、斑驳的铜镜、结霜的竹叶,这些画面共同勾勒出一个在寒冬里坚守初心的文人背影。最打动人的是那份"明知活得累,偏要这么活"的真实。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