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李尉白犬
长安少年好狗马,日日遨游五陵下。
八尺腾骧行地龙,突过无前追疾风。
一箭穿空两鵰堕,尚挟白羽腰骍弓。
回鞭更踏南山路,射杀山中白额虎。
却解重五四尺獒,快逐丰狐搜狡免。
错罢归来唤歌舞,酾酒割鲜供笑语。
穷巷书生那有此,毛颍陶泓守环堵。
老来无力跨蹇驴,少日青鞋只徒步。
何况平生非猎师,何须有犬如韩卢。
青毡旧物犹在室,吹灯未灭忧穿窬。
似闻黄耳云来孙,丰颅拳尾雪不如。
从公觅取扞门户,主人高枕偷儿避。
八尺腾骧行地龙,突过无前追疾风。
一箭穿空两鵰堕,尚挟白羽腰骍弓。
回鞭更踏南山路,射杀山中白额虎。
却解重五四尺獒,快逐丰狐搜狡免。
错罢归来唤歌舞,酾酒割鲜供笑语。
穷巷书生那有此,毛颍陶泓守环堵。
老来无力跨蹇驴,少日青鞋只徒步。
何况平生非猎师,何须有犬如韩卢。
青毡旧物犹在室,吹灯未灭忧穿窬。
似闻黄耳云来孙,丰颅拳尾雪不如。
从公觅取扞门户,主人高枕偷儿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长安富家子弟的奢华狩猎生活,同时对比了穷书生的清贫,最后以幽默的方式向朋友讨要一只看家狗收尾,整体充满生活气息和反差趣味。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酾酒割鲜供笑语")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示了贵族少年的潇洒生活:他们骑着价值连城的骏马("八尺腾骧行地龙"),带着精良弓箭("腰骍弓"),在郊外打猎的英姿——既能一箭双雕,又能射杀猛虎,还牵着凶猛猎犬追捕狐狸野兔。晚上回家就歌舞宴饮,切着新鲜野味谈笑风生。
第二部分("穷巷书生那有此"到"何须有犬如韩卢")突然切换到穷书生的画面:住着破巷子,只有毛笔砚台("毛颍陶泓")相伴,老了连驴都骑不动,年轻时也只能步行。自嘲说我们这种连猎人都不是的穷酸,哪配得上韩卢那样的名贵猎犬啊。
最后部分("青毡旧物犹在室"到结尾)来了个神转折:诗人说听说朋友家有只雪白可爱的看门狗后代("黄耳云来孙"),就开玩笑说"不如送给我看家吧,这样我就能高枕无忧,小偷也不敢来了"。从前面豪迈的狩猎场景,突然落到讨要小狗的日常请求,形成有趣的反差。
全诗最妙的是两种生活的鲜明对比:贵族子弟的鲜衣怒马和书生的寒酸形成强烈反差,而结尾讨要小狗的请求又让全诗回归到普通人生活的亲切感。诗人用夸张的狩猎场面衬托自己的清贫,最后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实际需求,让人读来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