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① 其二十七

圣人谋庶先筹富,此地全须用教先。
礼义分明廉耻重,海邦仓廪本天然(杨永智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台湾竹枝词》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实在的道理:要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得先解决吃饭问题,但台湾这个地方更特别,得先从教育抓起。

前两句像在说大实话——圣人(指有远见的领导者)想改善民生,首先得让百姓富裕起来。但作者笔锋一转,指出台湾情况特殊,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这里用"全须"二字特别强调教育的紧迫性,暗示当时台湾可能面临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

后两句像在画一幅理想蓝图:通过教育让百姓懂得礼义廉耻(做人的基本道德),而台湾本身物产丰富("海邦仓廪本天然"),就像个天然大粮仓。诗人似乎在说:只要把人教育好了,配合台湾天生的好资源,自然就能发展起来。

整首诗把"物质基础"和"精神建设"的关系说得明明白白,就像现在说的"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特别有意思的是,诗人认为台湾资源丰富这个优势,必须配上良好的教育才能发挥出来,这种见解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远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