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塞宴四首 其二 什榜

天净秋高张大幕,头鹅宴中什榜作。
芦笳羌笛应节鸣,亦有筝琶杂弦索。
将进酒,远如期,当筵自奏乐府诗。
陛下之寿千万岁,东臣元菟西月氏。
前有缓声,后有促拍。
沨沨入耳太古音,不减摐金与拊石。
敕勒企喻古所传,白狼慕德共勉旃。
况今龟兹诸部尽内属,西凉散乐更进破阵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塞外宴会的热闹场景,充满了异域风情和豪迈气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宴会场景:开篇用"天净秋高"点明时节,在开阔的塞外支起大帐篷举办宴会。"头鹅宴"可能是以猎获的天鹅为主菜的盛宴,"什榜"指多种乐器合奏,立刻让人感受到盛大氛围。

2. 音乐描写:诗中列举了芦笳、羌笛、筝、琵琶等乐器,既有塞外特色乐器也有中原传统乐器,形成奇妙的混搭效果。"缓声"和"促拍"的对比,让人仿佛听到音乐节奏的变化,"沨沨"这个象声词更让太古之音萦绕耳畔。

3. 饮酒作乐:"将进酒"直接借用李白诗句的豪情,宾客们即兴创作乐府诗为君王祝寿,"千万岁"的祝福虽然夸张,但符合古代宴饮习俗。

4. 政治寓意:后段提到西域各部族归顺,西凉乐曲中加入了"破阵"这类军乐曲,暗示着国家强盛、四方来朝的局面。用"白狼慕德"的典故,赞美边远民族向往中原文明。

全诗最妙处在于:
- 用声音构建画面:通过乐器名、节奏变化、象声词,让读者"听到"这场穿越时空的宴会
- 文化交融的体现:胡乐与汉乐、祝酒与赋诗、狩猎与宴饮,展现大唐包容开放的气象
- 在热闹中见庄严:虽然描写宴饮之乐,但最后落脚于国家统一、万邦来朝的政治主题

就像用文字拍摄了一部盛唐时期的"塞外宴饮纪录片",既有美酒佳肴的热闹,又有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最后升华到国家繁荣的大主题,读来令人神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