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开头两句写江边的秋景:桂树在深秋时节依然繁茂,西风吹起,让漂泊在外的诗人思绪万千。"三年越客头如雪"说明诗人离家已久,头发都白了,而"九月吴山夜有霜"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中间两句借物抒情:杜鹃鸟叫着"不如归去",似乎在劝诗人回家;而"芳兰不采亦何伤"则暗指即使不追求功名利禄(芳兰象征高洁的品格或仕途),也没什么遗憾的。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南湖的云和泉水如此美好,何必非要等到想起家乡的鲈鱼(西晋张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归乡的典故)才想回家呢?诗人其实是在说,家乡的一切都值得怀念,不一定要有具体的理由才想家。
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通过秋景、鸟鸣、典故等元素,层层递进地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归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