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卖宅
燕子闻长叹。
甚匆匆、廿年安宅,梦缘能短。
曾是琴尊游息地,苦被啼莺催散。
且休说、仙源深浅。
洞口云来迷处所,悔当时、只作寻常看。
枉回首、画栏畔。
嫣红姹紫闲栽遍,到而今亭台易主,旧欢空恋。
从此春风无路入,那见小桃人面。
更谁与、金荃歌按。
可惜好花如好婢,向人家、看卖牙郎绢。
重为汝、泪痕溅。
甚匆匆、廿年安宅,梦缘能短。
曾是琴尊游息地,苦被啼莺催散。
且休说、仙源深浅。
洞口云来迷处所,悔当时、只作寻常看。
枉回首、画栏畔。
嫣红姹紫闲栽遍,到而今亭台易主,旧欢空恋。
从此春风无路入,那见小桃人面。
更谁与、金荃歌按。
可惜好花如好婢,向人家、看卖牙郎绢。
重为汝、泪痕溅。
现代解析
这首《金缕曲·卖宅》用非常生动的比喻,讲述了一个人卖掉住了二十年的老宅时的不舍与伤感。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老宅如故人
开头用"燕子长叹"起兴,把房子比作会叹息的老朋友。住了二十年的家("廿年安宅")突然要卖掉,就像一场美梦被惊醒("梦缘能短")。诗人回忆这里曾是弹琴喝酒的快乐天地("琴尊游息地"),现在却要被鸟叫声(暗指现实原因)硬生生拆散。
2. 失去的乐园
诗人把自家花园比作"仙源"(世外桃源),后悔当初没意识到它的珍贵("只作寻常看")。现在亭台换了主人,种过的花草("嫣红姹紫")都成了别人的,就像青春回忆被强行夺走。
3. 最揪心的比喻
最打动人心的,是把心爱的花比作被卖的丫鬟("好花如好婢")。看着牙郎(中介)拿着卖房的契约("绢"),就像目睹贴身丫鬟被卖给别人,这种具象化的比喻让离别之痛格外真实。
全词妙在把不动产交易写得像生离死别:春风再吹不进这个院子,桃花依旧却物是人非,再没人在这里唱歌赏花。最后洒泪的镜头,让所有经历过搬家的人都能感同身受——这不只是在卖房子,更是在割舍一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