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又制鲞鹤见赠索赋)

软波空荡碧。
锦鳞回首,旧游陈迹。
记否厨娘,隽味玉珧同擘。
休笑枯形阅世,似丁令、飞来能识。
尘梦隔,吴盐一把,雪翎梳白。
多生修到胎仙,甚蜕骨灵星,不成抛掷。
双鲤迢迢,懊恼绿笺谁摺。
小字郎君又触,倩素素、重传消息。
归未得,江楼任吹横笛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条被做成鱼干的鱼(鲞鹤),却用拟人手法赋予了它浪漫的生命力,读来既有趣又带着淡淡的哀愁。

上片:鱼的"前世今生"
- 开篇用"软波空荡碧"描绘鱼儿曾经生活的碧波,如今只剩空荡的水面。"锦鳞回首"像在说鱼干仍保留着漂亮的鱼鳞,仿佛在回忆水中自由的日子。
- "厨娘""玉珧同擘"幽默地提到它被做成美食的经历,但马上用"枯形阅世"把鱼干比作看透世事的智者,甚至借用"丁令威化鹤归乡"的典故,让这条鱼干仿佛成了通灵的仙鹤。
- 最后"吴盐一把,雪翎梳白"用洁白的盐粒比喻鱼干如白鹤梳羽,充满诗意地完成了从鱼到鹤的变身。

下片:鱼干的"心事"
- "多生修到胎仙"说这条鱼修炼成仙(胎仙是鹤的别称),但"不成抛掷"暗示它终究没能真正飞升。
- "双鲤迢迢"借用古人用鲤鱼传书的典故,写鱼干仿佛还在等待书信,而"绿笺谁摺"的叹息带着物是人非的惆怅。
- 结尾最妙:明明已是鱼干,词人却想象它在江楼听笛,用"归未得"道出所有羁旅客子的乡愁——这时鱼干已成了游子的化身。

全词魅力:明明在写食材,却用神话典故和拟人手法,让一条鱼干有了仙鹤的飘逸、智者的沧桑、游子的愁绪。这种"以俗为雅"的写法,既展现了文人趣味,又让普通读者能会心一笑:原来晒鱼干也能晒出诗意人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