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待诏雪图奉送高少司寇还般山
何年苍笔写颢景,盐花刻作山谷春。
孤怀澒洞当洗瀹,两目豁达开风尘。
伊谁蓄此作宝秘,般山先生得真意。
图画恒留处士吟,烟岚不待官家赐。
当时出入金马庐,蓬丘瀛海连江湖。
梦游已听钧天乐,草诏还呈紫府书。
集贤学士乞归去,家近函山傍云雾。
溪上衔将陶沔杯,园中种得于陵树。
最怜良马䣃鞿靮,偏借都官坐赤棘。
柳惠焉能作士师,曾参未许咨刑辟。
西台高卧对白云,还家久已忘冬春。
始知羞行贵有守,谁谓侍郎难得人。
圣明下诏策灾异,执法承颜举遗弃。
咸道先生风概殊,能使顽廉懦立志。
先生磊落披敝裘,寄居萧寺翻经楼。
马刍一束苦恋栈,蠹纸半床兼覆瓯。
修容静与岩壑瞑,论史决若江河流。
思以秪德代请谳,胜彼木铎警庶邮。
长官当白不当白,岂向斯世争沈浮。
清秋遥夜雨初歇,正遇棠村授师说(时司农夫子招饮)。
下直沿街灯火红,高轩到座星辰豁。
翛然相对澹欲忘,后谭庄列前羲皇。
宛如郑綮负驴背,宵行风雪灞浐傍。
不然涢上借书去,冒雪一诣张君房。
纤埃不起林落净,奚啻浇水涤缯囊。
斯时秖恐绊鞅辔,霜深露滑增徬徨。
何期圣明转浩荡,特许还山遂微尚。
白云出岫本无心,黄鹄摩天总难量。
长洲待诏笔法精,雪图千载光芒生。
寒冬把此欲归去,瑶天粉地千山明,山前有人骑马行。
孤怀澒洞当洗瀹,两目豁达开风尘。
伊谁蓄此作宝秘,般山先生得真意。
图画恒留处士吟,烟岚不待官家赐。
当时出入金马庐,蓬丘瀛海连江湖。
梦游已听钧天乐,草诏还呈紫府书。
集贤学士乞归去,家近函山傍云雾。
溪上衔将陶沔杯,园中种得于陵树。
最怜良马䣃鞿靮,偏借都官坐赤棘。
柳惠焉能作士师,曾参未许咨刑辟。
西台高卧对白云,还家久已忘冬春。
始知羞行贵有守,谁谓侍郎难得人。
圣明下诏策灾异,执法承颜举遗弃。
咸道先生风概殊,能使顽廉懦立志。
先生磊落披敝裘,寄居萧寺翻经楼。
马刍一束苦恋栈,蠹纸半床兼覆瓯。
修容静与岩壑瞑,论史决若江河流。
思以秪德代请谳,胜彼木铎警庶邮。
长官当白不当白,岂向斯世争沈浮。
清秋遥夜雨初歇,正遇棠村授师说(时司农夫子招饮)。
下直沿街灯火红,高轩到座星辰豁。
翛然相对澹欲忘,后谭庄列前羲皇。
宛如郑綮负驴背,宵行风雪灞浐傍。
不然涢上借书去,冒雪一诣张君房。
纤埃不起林落净,奚啻浇水涤缯囊。
斯时秖恐绊鞅辔,霜深露滑增徬徨。
何期圣明转浩荡,特许还山遂微尚。
白云出岫本无心,黄鹄摩天总难量。
长洲待诏笔法精,雪图千载光芒生。
寒冬把此欲归去,瑶天粉地千山明,山前有人骑马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送别的场景,通过雪景、人物和典故的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和依依惜别之情。
诗中首先描写了一幅苍劲有力的雪景画作,用"盐花刻作山谷春"这样生动的比喻,将雪花比作盐粒,刻画出山谷中春天的景象。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雪景的独特魅力。
接着诗人介绍了画作的主人——般山先生,他是一位品格高尚的隐士,虽然曾在朝为官,但始终保持清高的气节。"图画恒留处士吟"说明他喜爱艺术,"烟岚不待官家赐"则表现他不慕权贵的品格。
诗中用了很多历史典故来赞美般山先生:
- 像柳下惠(春秋时期著名贤士)一样正直
- 像曾参(孔子弟子)一样明辨是非
- 虽然住在简陋的寺庙里研究经典,但思想境界很高
- 他的言论像江河一样滔滔不绝
后半部分描写了送别的场景:
- 在一个雨后的秋夜,诗人与般山先生把酒言欢
- 他们谈论庄子、列子等哲学思想,意境深远
- 最后以雪景送别,友人骑马归山,"瑶天粉地千山明"描绘出一片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
整首诗通过:
1. 对雪景画的生动描写
2. 对友人品格的热情赞美
3. 送别场景的真挚刻画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尚情操的钦佩和依依惜别之情。诗中运用大量比喻和典故,但都服务于表达真挚情感,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