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海陵出京治泎觅舟候送客不至遂行
子行殊未来,我马已再秣。略投故人饭,苦厌从者聒。
长河见舟楫,尚恐尘事夺。风翻蝉急噪,雨漱岸欲脱。
南山已在眼,想望淮水阔。别离古所重,况在交友末。
翩然欲行际,所寄一短褐。路长书来稀,何以慰饥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准备离开京城去海陵(今江苏泰州)赴任时的心情,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旅途的孤寂感。全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
开头四句写等待的焦躁:朋友迟迟不来送行,诗人已经喂了两次马,简单吃了点饭,随从的唠叨让他心烦。这里用"马再秣"(马吃了又吃)的细节,生动表现了等待的漫长。
中间六句写启程时的景象和心情:看到河里的船只还担心被俗事耽搁,秋风把蝉鸣吹得更加急促,雨水冲刷着河岸仿佛要把堤岸冲垮。此时南山已经可见,想着前方的淮水该是多么辽阔。这里"风翻蝉急噪,雨漱岸欲脱"两句特别精彩,用风雨中蝉鸣和河岸的动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最后四句写离别之情:自古以来离别就是大事,更何况是与好友分别。临行时只托人带了一件短衣,想到路途遥远书信难通,用什么来缓解思念之苦呢?"慰饥渴"不是真的饿和渴,而是比喻对友情的渴望。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喂马、吃饭、随从唠叨等生活细节,让离别场景真实可感
2. 把自然景物(风、蝉、雨、岸)与内心情感完美结合
3. 最后用"饥渴"来形容对友情的渴望,比喻新颖贴切
4. 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没有华丽辞藻却能打动人心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古人离别时的情感与现代人并无二致,都是那么真实而深刻。诗人把一次普通的送别写得如此动人,正是因为他抓住了那些最能引起共鸣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