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禹门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前两句写故地重游的感慨:作者曾以官员身份("双旌"指官员仪仗)游览过禹门,如今与友人("别驾"指官职)再次短暂停留。这里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时光流逝感。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禹门壮丽景色:陡峭的河岸像被云霞劈开的翡翠墙壁,高耸的栈道连接天际,俯瞰着奔腾的黄河。作者用"千金"形容河心珍贵的瓠瓜(一种植物),用"万斛"(古代计量单位)期待渡口的大船,既写实景又暗喻人生追求。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如此壮美的山河,怎能不用诗句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呢?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强烈的创作冲动,也体现了中国文人"以文传世"的传统观念。
全诗语言质朴却意境开阔,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完美融合。通过黄河险峻的禹门风光,展现了作者豪迈的胸襟,也启发读者思考:在壮丽山河面前,每个人都应该留下自己的生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