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宾山大士还钱塘

祇说身同云片閒,南游何事亦思还。
禅心已寄生灭外,浮迹宁存来往间。
竖佛谁能酬一偈,持灯行且照千山。
莫将空性呵难别,师去吾今又闭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送别一位名叫宾山大士的僧人回钱塘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禅理的感悟。

首联“祇说身同云片閒,南游何事亦思还”中,作者将宾山大士比作一片闲适的云,看似随意飘荡,但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归处。这里既描绘了僧人的自在生活,又暗示了离别的不舍。

颔联“禅心已寄生灭外,浮迹宁存来往间”进一步阐述了僧人的心境:他早已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内心的禅意已不受外界影响,而外在的行迹也不再重要。这表达了僧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禅理的深刻理解。

颈联“竖佛谁能酬一偈,持灯行且照千山”中,作者借用佛教的典故,说僧人虽然修行深厚,但谁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呢?他手持明灯,照亮了千山万水,象征着他在修行路上不断前行,传播智慧。

尾联“莫将空性呵难别,师去吾今又闭关”是作者对僧人的劝慰:不要因为修行的“空性”而难以分别,因为修行本身就是一种内心的回归。僧人离开后,作者也将闭关修行,继续追寻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禅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将抽象的禅理与具体的情感结合,既展现了僧人的超然境界,又抒发了离别的情感,读来让人感到既深刻又亲切。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