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九诗

李唐盛声律,初响铿华钟。
逮及下衰时,切切鸣寒虫。
扶舆发朝气,百汇曜麟龙。
缺月夜腾光,不与东升同。
秋霜入科木,色黯蒿与蓬。
文章说心腑,本不从窳隆。
能者自植立,馀子靡随风。
孰于众音飒,玉振开群聋。
君才美无度,大圭宜庙中。
君诗如春融,秋爽亦自工。
肉好用为贤,瑑刻生芒锋。
南轺斐然作,山水涤襟胸。
杂什多未芼,略可芟厖茸。
要道锲不舍,金木随所攻。
且况力肯穷,奥阼辨西东。
终然到圣处,今古谁雌雄。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题龙九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才华和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坚持自我、不懈追求卓越的鼓励。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李唐盛声律”,指的是唐朝时的诗歌繁荣,声音像华钟一样响亮。但随着时代变迁,诗歌的声音变得微弱,像是寒虫的鸣叫。这里通过对比,暗示了时代的变化对文化的影响。

接着,诗人用“扶舆发朝气”来形容早晨的生机勃勃,万物都在阳光下闪耀,像是麟龙一样。而夜晚的缺月虽然也发光,但不如东升的太阳。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积极向上和消极萎靡的差异。

诗中还提到秋霜使树木变色,蒿草和蓬草的颜色暗淡,暗示了逆境对事物的影响。但文章是表达心灵的,它不随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这里强调了内在品质和才华的坚定性。

诗人认为,有能力的人应该自立,不随波逐流。他问道,在众多的声音中,谁能像玉振一样,唤醒那些听不见的人?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有才华、有影响力人物的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直接赞美了“君”的才华,说他的才华美得无法度量,适合在庙堂中展示。他的诗像春天一样温暖,秋天一样清爽,既有肉体的美好,又有深刻的思想,像是有锋芒的宝石。这里通过对“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才华和品质的推崇。

最后,诗人鼓励“君”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要努力前进,直到达到圣人的境界。这里表达了对坚持和努力的重视,以及对终极境界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赞美了才华和品质,鼓励人们坚持自我,不懈追求卓越,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和坚定信念的推崇。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