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蔑视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前两句直白地说:那些琐碎低贱的工作根本不值得做,所谓的"识人之明"也不过是碰运气。这里用"斗筲"(装粮食的小容器)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用"偶然"戳破鉴别人物的神话。
后两句突然转折:没想到我和李元礼(东汉名士)同乘一船时,路人竟把我们当作神仙来崇拜。这里用"舟同李元礼"的典故,暗示自己其实和名人一样有高尚品格,而"时流"(当代人)的盲目崇拜反而显得可笑。
全诗妙在两种对比:一是把低贱工作和识人能力都说得一文不值,二是把世人崇拜与自己真实境界形成反差。诗人用幽默自嘲的方式,既讽刺了世俗眼光,又暗含"真正的高人其实就在你们眼前"的自信。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