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乐亭
使君新自四明归,邀我同为众乐诗。
山川可爱惜不见,昼想夕思心为罢。
怳然神遇若有得,齎身乃在天之涯。
涨海连空四无岸,天吴却坐鲛人观。
以手挥弄日月丹,能令桑田变瀰漫。
海边偶到山城中,山城二月多春风。
牛羊闲暇夕阳晚,楼阁参差朝雾浓。
一泓山溜佛头绿,环以翠屏屏六曲。
人烟扰扰事嬉游,落花啼鸟更汀洲。
中为台榭闹十二,上有藻井排文楸。
旁人指点此何许,云是四明行乐处。
此乐为民非为身,始是集贤钱使君。
使君风韵谁之比,政事次公诗短李。
醉凭熊轼劝耕畴,狂取螺杯翻舞袂。
侬爱使君君勿归,诏书夺之知何为。
闻侍玉皇香案侧,银台深阻无消息。
意迷却悟坐空斋,忽省君诗昨日来。
叠纸为君书所见,不知众乐诚然哉。
山川可爱惜不见,昼想夕思心为罢。
怳然神遇若有得,齎身乃在天之涯。
涨海连空四无岸,天吴却坐鲛人观。
以手挥弄日月丹,能令桑田变瀰漫。
海边偶到山城中,山城二月多春风。
牛羊闲暇夕阳晚,楼阁参差朝雾浓。
一泓山溜佛头绿,环以翠屏屏六曲。
人烟扰扰事嬉游,落花啼鸟更汀洲。
中为台榭闹十二,上有藻井排文楸。
旁人指点此何许,云是四明行乐处。
此乐为民非为身,始是集贤钱使君。
使君风韵谁之比,政事次公诗短李。
醉凭熊轼劝耕畴,狂取螺杯翻舞袂。
侬爱使君君勿归,诏书夺之知何为。
闻侍玉皇香案侧,银台深阻无消息。
意迷却悟坐空斋,忽省君诗昨日来。
叠纸为君书所见,不知众乐诚然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刚从四明(今宁波一带)归来的官员邀请诗人一起写诗赞美"众乐亭"的情景。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快乐景象。
前半部分(到"能令桑田变瀰漫")是诗人的想象:他虽未亲见四明风光,但在脑海中勾勒出壮阔的海天奇景——无边无际的大海、传说中的水神天吴、鲛人观日、日月在波涛中沉浮,甚至能令沧海变桑田。这些充满神话色彩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四明山水的向往。
后半部分转入现实描写:诗人在春意盎然的山城里,看到夕阳下的牛羊、晨雾中的楼阁、翠绿的山涧和嬉戏的游人。特别提到"众乐亭"是当地官员钱使君为百姓修建的游乐场所,赞美这位官员既有政治才能("政事次公"指善于理政),又有诗才("诗短李"暗比李白),还能与民同乐——醉后劝农、狂时起舞。
最后几句情感真挚:百姓舍不得这位好官离开,但朝廷诏书已下。诗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决定把所见所感写成诗篇,与众人分享这份快乐。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神话般的想象与现实美景形成对照,突出"众乐"主题
2. 通过描写官员与民同乐的场景,体现"与民同乐才是真快乐"的思想
3. 语言生动形象,如"以手挥弄日月丹"写海天壮阔,"狂取螺杯翻舞袂"写官员豪放
4. 结尾回归现实,留下余韵,让读者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这首诗告诉我们:为官者的快乐应当建立在百姓快乐的基础上,能与百姓共享的美好事物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吴充
(1021—1080)建州浦城人,字冲卿。吴育弟。仁宗宝元元年进士。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以严见惮,作《六箴》以献。历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立,权盐铁副使。神宗即位,为知制诰、同知谏院。河北水灾、地震,为安抚使、进检校太傅、枢密使,代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与安石连姻而不同意其变法。数遭同列困毁,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