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关小城的荒凉景象,充满孤独与萧瑟的氛围。
前两句写这座孤城的来历——过去曾是养马场,后来建起了城池。用"孤城"二字点出这里人烟稀少的荒凉感。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景物进一步渲染这种荒凉:杂乱的树木是当地山民种的,田地多是驻守士兵开垦的。清晨猿猴啼叫,不知名的鸟儿也在鸣叫。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边关地区人迹罕至、野生动物出没的特点。
最后两句最有感染力:漫漫长夜里最难忍受的,是那淅淅沥沥的山雨声。这里的"难为听"三个字,把戍边将士的孤寂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通过视觉、听觉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雨夜孤城,感受到戍边生活的艰辛与寂寞。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白描手法,让景物自己说话,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