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写给一位姓曹的官员(曹安抚)的赠别诗,用朴实但充满力量的语言,表达了对曹安抚功绩的赞美和对他离任的不舍。
逐句解析:
1. “蜀道因仍涨燧烟”: 四川的道路上依然烽烟四起,战事不断。说明当地局势紧张,不太平。
2. “烦公玉节照山川”: 多亏了您(曹安抚)持着朝廷的符节(代表权力)来治理,才使得这片山川重现光明。这句是赞美曹安抚的治理有方,给当地带来安定。
3. “省闱三见文衡正”: 在朝廷的科举考试中,多次看到您公正地选拔人才。说明曹安抚不仅会治理地方,还善于选拔人才,是个文武全才。
4. “边柝双兼武备全”: 在边疆,您既能处理政务,又能做好军事防备。进一步强调曹安抚的文武双全。
5. “传自老成需代去”: 朝廷需要您这样的老成持重之人去别处任职。说明曹安抚要被调走了。
6. “不知威惠倩谁宣”: 您这一走,不知道还有谁能像您一样既威严又仁爱地治理这里。表达了对曹安抚离任的担忧和不舍。
7. “回头半壁西南地”: 回头看看这西南半壁江山。
8. “不是寻常刺史天”: 这里的治理难度非同一般,不是普通的官员能胜任的。既是对曹安抚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离任后当地局势的担忧。
整体赏析:
这首诗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曹安抚在四川的政绩,展现了一个文武双全、治理有方的官员形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曹安抚离任的惋惜和担忧,担心他走后当地会再次陷入动荡。
魅力所在:
* 真实感人: 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曹安抚的敬仰和对他离任的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 以小见大: 通过描写一个官员的离任,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治理难题和人们对清官能吏的渴望。
* 语言朴实有力: 诗句通俗易懂,但每一句都掷地有声,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
总之,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真情实感的赠别诗,它赞美了曹安抚的功绩,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