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邯郸古道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古今场景,流露出深沉的历史感慨。
前两句写实景:古老的驿站道路依然存在,但显得漫长遥远。骑马经过的行人(包括诗人自己)都不禁黯然神伤。这里的"魂销"二字很传神,既写旅途劳顿,更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伤。
后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形成对比:陈馀是秦末将领,他的营垒早已被野火焚毁;豫让是春秋义士,他自尽的桥边却依然有春溪流淌。诗人用"不知""何似"的疑问句式,巧妙表达出对历史人物不同命运的思考——轰轰烈烈的战将遗迹湮灭,而重情义的侠士却被人长久纪念。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驿站、野火、溪桥这些具体景物,让读者自己体会历史的无情与有情。特别是最后春溪桥的意象,在沧桑中透着一丝温暖,暗示有些精神品质会像春溪一样长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