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艾子村有感

生不逢时奈若何,六年丧乱饱经过。
闻鸡自笑刘琨舞,扣角谁怜宁戚歌。
华屋兵馀芳草合,小园春尽落花多。
躬耕岂是男儿事,勖尔明经赴后科。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乱世中的无奈和挣扎,充满怀才不遇的苦闷,但最后又强打精神想要重新振作。

开头两句"生不逢时奈若何,六年丧乱饱经过"直接点明主题:诗人觉得自己生在错误的时间,经历了六年战乱,充满无力感。就像现代人抱怨"投胎错了时代"一样。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典故:
1."闻鸡自笑刘琨舞":东晋名将刘琨闻鸡起舞励志报国,但诗人觉得自己这样模仿很可笑,因为现实太残酷。
2."扣角谁怜宁戚歌":春秋时宁戚敲牛角唱歌引起齐桓公注意,诗人感叹现在没人会欣赏自己的才华。

"华屋兵馀芳草合,小园春尽落花多"这两句用废墟长满野草、花园落花凋零的景象,比喻战乱后的凄凉,也暗示自己青春才华被浪费。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躬耕岂是男儿事,勖尔明经赴后科"表面说种田不是大丈夫该做的,鼓励自己下次科举再努力。但细品会发现这是苦笑——明明已经对现实失望,却还要强迫自己继续走科举老路,更显悲哀。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展现了古代读书人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明知时代不好,才华无人赏识,却还得硬着头皮走那条看似唯一出路的科举之路。这种"清醒着痛苦"的状态,很容易引起现代职场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