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林寺联句

古殿巍峨镇碧峰,晋朝灵应显神踪。
林间野鸟惊寅⑴梵,岭上孤猿听晚⑵钟⑶。
雁□冷云生晓槛,虎溪秋月照寒松(赐紫僧虔修。)。
香飞宝殿笼金像,桧倚松窗覆玉容(道士李玄。)。
蝶恋半岩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观察推官赐紫金鱼袋李□。)。
游僧驻锡心皆佛,老树擎烟势似龙(观察推官赐绯鱼袋王三□。)。
竹荫禅扉⑷青霭合,岚⑸蒸幽(李壁引作「山」)径绿苔封(司理参军掌表奏孟拱辰。)。
流泉绕砌清声远,列巘趍门更憧憧。
高吟况爱无尘境(《大典》作「老来欲脱尘寰境」),吟⑹访空关不厌重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寺庙的宁静美景,通过不同人物的联句拼接,展现了寺庙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生动画面。整首诗像一幅山水画卷,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寺庙的庄严与自然的和谐。

开头两句点明寺庙历史悠久(晋朝建立),坐落在青翠山峰中,显得庄严神圣。随后通过野鸟、孤猿的动静,衬托出寺庙的幽静——鸟儿被诵经声惊飞,猿猴静静聆听晚钟,一闹一静间显出寺庙的灵气。

中间部分用多个视角展开细节: - 僧人虔修看到大雁掠过冷云,秋月照亮虎溪的松树,突显清冷禅意。 - 道士李玄注意到香火缭绕金像,松桧掩映佛像面容,展现宗教氛围。 - 官员李□描绘蝴蝶恋花、鹿卧深草的野趣,体现自然生机。 - 官员王三□观察到僧人打坐如佛、老树盘曲似龙,暗喻修行境界。 - 参军孟拱辰补充竹林掩门、山雾锁苔的幽深,泉水绕阶的清澈,强化了远离尘世的意境。

最后两句是游览者的感慨:在这毫无尘嚣的净土,让人忍不住反复吟咏、流连忘返。全诗通过不同人的眼睛,把寺庙的庄严建筑、四季景物、修行生活融为一体,传递出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最妙的是每个画面都带着声音(钟声、泉声)、气味(香火)、温度(晓岚、秋月),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