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宫春/高阳台
重叠云衣,微茫雁影,短篷稳载吴雪。霜叶敲寒,风灯摇晕,棹歌人语呜咽。拥衾呼酒,正百里、冰河乍合。千山换色,一镜无尘,玉龙吹裂。夜深醉踏长虹,表里空明,古今清绝。高台在否,登临休赋,忍见旧时明月。翠消香冷,怕空负、年芳轻别。孤山春早,一树梅花,待君同折。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江南的萧瑟画卷,同时暗含对故人旧事的深沉怀念。全词以"冷"为基调,却透着一股孤傲的生机。
上阕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开:开篇先拍天空层云和模糊的雁群,镜头下移到载着积雪的小船。接着特写寒风中颤抖的霜叶和摇晃的船灯,这时传来带着哭腔的船歌。突然场景切换到室内,有人裹着被子喝酒,窗外百里冰河刚刚封冻。最后用"玉龙吹裂"这个夸张比喻,说寒风像把天空都吹裂了,强化了冬天的凛冽感。
下阕转入抒情。深夜醉眼朦胧中,诗人觉得自己走在彩虹上,天地澄澈通透,这种纯净感超越了时间。但随即情绪急转:他不敢登高怀古,因为怕看见那轮见证过繁华往事的明月。这里"翠消香冷"四字很妙,既写实景草木凋零,又暗喻青春逝去。结尾突然跳出伤感,孤山的梅花已悄悄孕育花苞,等着与故人共赏——在严寒中埋着春天的希望,在孤独里藏着相聚的期待。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冷暖交织:用冰天雪地烘托内心孤寂,又用待放的梅花暗示深情不渝。就像在寒冬呵出的白气,既显天气之冷,又证人心之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