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岳鄂王庙

汴宋南迁社稷忧,忠魂应念国包羞。
钱塘千载英雄恨,古木残阳掩暮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路过岳飞庙时的感慨。全诗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表达了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敬仰和对南宋朝廷昏庸的愤慨。

前两句"汴宋南迁社稷忧,忠魂应念国包羞"说的是: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岳飞这样的忠臣想到国家蒙受的耻辱,该是多么痛心。"社稷"指国家,"包羞"就是忍受耻辱的意思。

后两句"钱塘千载英雄恨,古木残阳掩暮秋"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画面:在杭州(钱塘)这个地方,千年来都回荡着英雄的遗憾,古老的树木和西沉的夕阳,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这段悲壮的历史。"暮秋"这个意象特别能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把历史感慨和眼前景物融合在一起。通过"古木残阳"这样的景物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悲壮,体会到作者对岳飞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诗中没有直接说岳飞多伟大,但通过"忠魂""英雄恨"这些词,让读者自然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