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赠沈融谷纳妾

十斛量珠,千丝结网,枉说倾城难致。
选得闲房,略与柘西相似。
书乍报、翠羽枝边,人已在、玉梅檐底。
问携来、百福香奁,银钩多少卫娘字。
龙吟新曲传遍,想出鸳鸯浴处,青铜无腻。
此日双头,只有粉莲堪拟。
但点染、一镜春山,漫商量、五湖秋水。
也须胜、半萼灯花,夜寒偎绣被。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朱彝尊为好友沈融谷纳妾而作的贺词,用华丽浪漫的笔调描绘了这场风雅喜事。

上阕开篇就用"十斛量珠"(十斗珍珠)和"千丝结网"(千根丝线织网)的夸张比喻,形容沈融谷为求得美人付出的巨大代价。但作者调侃说,这些都比不上真正倾国倾城的美人难得。接着描写新妾入门的场景:她住进精心布置的婚房(闲房),这房间和沈融谷的书斋"柘西"风格相似,暗示主人对她的重视。书信刚通报她到了"翠羽枝边"(可能是地名),人却已经站在"玉梅檐底"(精美的屋檐下),展现迎亲的急切。最后用"卫娘字"(古代书法家卫夫人的字)形容新娘嫁妆上的题字,显示她出身不凡。

下阕转向闺房情趣。"龙吟新曲"指新婚的欢愉之声传遍四方,"青铜无腻"(铜镜照不厌)写二人如胶似漆。"双头粉莲"比喻新人像并蒂莲般亲密,"春山"(眉毛)、"秋水"(眼睛)的化妆描写充满画面感。结尾最有趣:作者调侃说,就算比不上那些浪漫场景,至少比"半萼灯花"(将熄的灯)强——在寒夜里有人相拥而眠,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全词妙在既保持了贺词的华丽格调,又通过"枉说""问""也须胜"等口语化表达冲淡了典故的晦涩。特别是结尾从风花雪月落到"夜寒偎绣被"的生活细节,让人会心一笑——再风雅的爱情,最终不就是为了这份寻常温暖么?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