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村小景

芳村斜抱曲江头,缥渺沧波起白鸥。
地暖春藏编竹坞,花深人倚望仙楼。
云中鸡犬千家晓,湖上风烟五月秋。
多少巨鱼横钓石,胜教溟渤下金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卷,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1. 画面感十足的开篇
前两句像镜头缓缓拉开:弯弯的江边有个开满花的小村庄("芳村"),白鸥在朦胧的水雾中飞起。这里用"斜抱"形容村庄与江流的依偎,仿佛村庄温柔地环抱着江水,画面立刻生动起来。

2. 温暖的生活气息
三四句转到细节:春天竹林里藏着编竹器的作坊("编竹坞"),盛开的鲜花中有人在高楼上眺望。这里"藏"字用得妙,既说春意藏在竹林,也暗示手艺人安静劳作的生活状态;"望仙楼"未必真有神仙,更可能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神奇的时空交错
五六句形成有趣对比:清晨的村落鸡犬相闻("千家晓"),而五月的湖面却像秋天般凉风习习。这种反差既写实(江南五月常有凉爽湖风)又写意,让人同时感受到人间烟火和自然清凉的双重意境。

4. 结尾的幽默与深意
最后两句最有趣:江里大鱼多到能横在钓石上(夸张说法),哪还需要去深海费力垂钓?这既是渔民的自豪调侃,也暗含"知足常乐"的哲理——美景与收获就在身边,不必远求。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电影般的镜头语言,从远到近展现水乡之美
- 既有烟火气(编竹、鸡犬),又有仙气(望仙楼、白鸥)
- 结尾的玩笑话让整首诗轻松有趣,传递出淡泊自在的生活态度

就像欣赏一幅水墨画,读者能感受到湿润的江风、听到竹林的沙沙声,最后还会被渔民的乐观逗笑——这正是古代文人笔下"诗意栖居"的典型写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