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岁盗起徽严间兵既临城部使者而下皆弃官以走别乘强幼安摄郡事解衣高卧而贼不至城遂以全仆尝作送行诗以书其事后二十一年岁癸亥幼安始得州相遇于钱塘幼安犹能诵鄙诗而余漫不复省矣手录见遗读之惘然为题三绝其后 其二

使君功大苦难酬,埋没孤忠二十秋。
便拥一麾知未称,伯郎犹解得凉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强幼安的小官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保全城池的故事,二十年后诗人与这位英雄重逢时的感慨。

前两句说强幼安立下大功却长期被埋没。就像说"你立了大功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份忠诚被雪藏了整整二十年",透露出对朝廷赏罚不公的不满。

后两句用两个典故打比方:说现在给强幼安当个太守("一麾"指太守官职)都算委屈他了,要知道当年东汉的孟伯郎(孟佗)靠送葡萄酒就能当上凉州刺史呢!这里用反讽手法,既夸强幼安比送酒买官的人强百倍,又暗讽当时官场腐败。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英雄被辜负"的遗憾,以及二十年后重逢时"功名如尘土,唯有诗心在"的沧桑感。诗人用家常话讲大道理,把对忠臣的敬意、对现实的批评都藏在看似平淡的诗句里。

0